上BBS,突然一个标题赫然映入眼帘“放弃市场化改革方向,卫生部正会同相关部委制定医改新方案”,还有一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发表的《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评价与建议》,其中对我国99年到2000年实施的医疗改革作出了评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副部长葛延风还这样对记者说“目前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上是不成功的”。
事实上,不是所有东西都可以市场化的,就算可以,也不是可以市场化得好的。呵呵,可能有人会奇怪,我是一个自由主意者,不管是经济还是政治都喜欢“弱政府”的,因为“强政府”样样管,但未必管得来,管不来的地方就会出问题……但是问题在中国目前市场体系和保障制度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居然有两样关乎国计民生的东西被匆匆地推向了市场,一个是教育,一个是卫生。
于是大家都看得到了,也亲身体会到了,就是教育的费用年年攀升,教育被推向市场,意味着国家政府对教育事业的资金压力减少,很多领导甚至认为市场化的学校应该是自负盈亏的,正如市场化的公司一样。学校从哪里自负盈亏?学校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学费,我们的学费节节攀升也不足为奇了。所以在04年教育部在说要“停止教育产业化”,但是惯性还推着我们继续向市场走……事实上我国的教育是该产业化的没有产业化,不该产业化的产业化了。“教育产业化”原意是高校与周边企业合作,企业出资金,高校出技术形成科技园区,例如斯坦福大学的学校工业园,最终形成硅谷,但中国按照一直以来的市场化步伐和经验来改革教育,自然一下子看到学生和学校正如顾客与公司的这么一个对比关系,于是就让学校自主招生,自主收费,正如公司自主定价(虽然国家还有物价局,不过一般没用)一样……“停止教育产业化”说是说了,但一年下来并没有什么大动作,也没有什么重要文件下发,让人不由猜测是中国政府对教育缺少投入(在权衡利弊之下决定将资金投到别的地方),对教育重视不够而又想大力发展教育的这么一个权宜之计,将资金投入的压力转嫁给了我们……只要政府的资金投入不加大,“教育停止市场化”永远只是一个口号……
再说说卫生事业,呵呵,Donald就是学医的……在2000年左右正式实施的医疗改革将卫生医疗分成了可盈利与非盈利两块,一些监督性质的还是归政府管,一些可盈利的部分自然被推向了市场,这样,国家的资金压力一下子少了很多,可以“大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把更多的资金投向市场来发展市场,同时也赚取更多的钱……但可盈利的医疗机构一下子被突然推向市场后,收入来源没有了保证,自然从顾客身上收取,于是不管有没有需要,各种检查都是要做的了,各种药都是要吃的了,不然没有办法赚钱啊……赚不了钱医生就要饿肚子了……而且还可以信誓旦旦地说这个是与国际接轨,服务没有接轨收费倒先接轨了……难道决策者没有看到国际上医疗费用一般都是保险公司付的么?虽然我们搞了个“医保”,但只是杯水车薪,而且入医保的并不多……
幸好现在停止医疗改革了,停止教育市场化也有了口号了,就看怎么实施吧?两项改革具体实施也就5、6年左右,还不算积重难返,大概花两倍到三倍的时间就可以转回来……问题是这一切,都需要国家的资金投入,政府肯从它在市场的投入或者一些好大喜功的投入中(例如三峡)抽调一些钱出来,投到教育卫生事业中吗?
为什么说三峡是“好大喜功”?指点一下……
不管怎么说,首先一个三峡资金的投入是非常巨大的,但是它的收益是十分缓慢的,而且还不会是长期性的,不出200年三峡的作用会被淤积得完全消失,比三门峡水电站好一些,毕竟也从三门峡那里获取了经验教训。而且水坝对生态的破坏是灾难性的,虽然我们一直说水电是安全的能源,但事实上它整个改变了当地的动植物栖息环境,也改变了当地地壳的压力分布情况,会造成怎样的后果谁也不知道,而且虽然在电力上减少了二氧化硫的排放,但未必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而且还有一点,就是使太多太多的文物沉在水下……所以总的来说,在中期可能会有较大的利益,但是无论是短期还是长远来看,三峡大坝都是不可取的。说到三峡不能不说葛洲坝,事实上葛洲坝是三峡的一个配套工程,没有了三峡大坝,葛洲坝就不能完全发挥出它的作用,葛洲坝已既成事实,这个也是三峡上马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吧……
不过也只能当牢骚发发而已,站着说话不腰疼,哇哈哈。中央的决策层肯定不会不如我,中国现在就这么一个高速发展的环境,踩刹车都要小心,加油门也要小心,太大了,不好弄啊~~任何一个小的决策都会至少牵涉到上百万人。我们说水电站不好,火电站又污染环境,风力太阳能电站费钱效率不高,而且还不是所有地方都能用,核电站太危险……所以只能不用电?明显不行。决策就是权衡利弊的过程……阿门~
中立同学啊。。。字好多啊~我看不完啊~怎么办
虫田自己想出来定系睇左好多资料总结出来的呢?强啊……
这个……都有啦……没有刻意去看资料……都是平时看的一些资料啦……好像以前《读者》上有不少经济普及文章都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