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哥最近從中囯書店淘了本書版繁體書,每天上下班在城鐵上看。
今天他抱怨看得不習慣,我說這不錯了,至少有標點……
對於中國古書籍,我有三點不明白:1、爲什麽是竪的?2、爲什麽是從右到左?3、爲什麽兩千多年來(甚至更長)都沒有發明標點符號?
關於第一點,我一開始以爲是因爲古代書籍載體是竹簡。爲了方便展開,竹簡們竪著排。不過我後來想到,甲骨文的時候好像也是竪著的了吧?關於后兩點我沒有找到合理的解釋……雖然有的古籍在行外打點表示句讀,但一般是閲讀者自己所為,貌似相當於讀書筆記……連很多做注的書籍的“注”都嵌在了行内(一般註釋是一行正文的寬度寫兩行註釋),但是標點符號貌似卻一直沒有進入正文行内,直到清末民初……
然後我又突發奇想,想將我的Blog搞一個竪版的,沒有上下滾動條,只有左右滾動條,而且從右到左的……不知道有沒有瀏覽器支持。今天早上和偉哥討論的時候,想當然地以爲肯定是Chrome和Firefox應該支持了,但是IE估計玄乎。不過看了這個網頁之後,才驚訝地發現,這個居然是IE最早實現了的……這裡、這裡有測試頁面,我發現我的FireFox還不支持,但是IE9就可以了……別的IE版本還沒有試……不過IE9實現的時候還是有一點問題,就是當需要出現橫向滾動條的時候,排版的時候貌似沒有計算橫向滾動條本身的高度,結果就又出現了竪向滾動條……而其實,可以用每行(其實是列)少排一個字來避免出現竪向滾動條的。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