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安門為外城唯一向西開的門,與廣渠門相對。城樓形制一如內城,重簷歇山三滴水樓閣式建築,灰筒瓦綠琉璃瓦剪邊頂,面闊三間通寬13.8米;進深一間,通進深6米;高17.6米;樓連城台通高26米。甕城呈方形,兩外角為圓弧形,東西長34米,南北寬39米,甕城牆基寬7米、頂寬6米。箭樓為單簷歇山式灰筒瓦頂;面闊三間寬13米,進深一間6.6米,高7.8米,連城台通高16.6米;南、東、西三面各辟箭窗二層,南面每層7孔,東西每層3孔;北側樓門為過木式方門系冰月樓下城台正中對著城樓門洞辟一券洞門。
當年在外城,有著兩條用石板鋪砌的道路,一條是連通永定門與正陽門,為皇帝去天壇和先農壇祭祀而鋪設的禦道,另外一條則是由城外通往廣安門的道路。由於遼南京城、金中都城的城址都在廣安門地區,所以自古廣安門大街便是外省進出的門戶。清代,當雍正皇帝決定在河北修建皇陵後,便下令修築這條從廣安門到宛平城的石板路。對於當時耗費鉅資鋪設的石路,北京人用“一尺道路五兩三”來形容。那時僅從廣安門到小井村長1500丈的路段就花費了白銀八萬兩,平均每修一尺長的道路就要花去白銀五兩三錢三分。路修好了,交通的便利也為外城增添了生機和活力。那時廣安門外最常看見的景象,就是“拉駱駝跑城兒”。